維護與安全
在保持和維護設備及設施能夠正常運作方面,維護與安全作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為確保技術結構的可靠度或公司的生產力,維護作業不僅必要,在提供更安全、更健康的工作條件方面,定期維護更是扮演要角。缺乏維護或維護不足, 可能導致嚴重且致命的意外事故或健康問題。
維護功能從事後演變為事先規劃、預測,一直到自行修正。操作感測器技術的發展,加上資訊科技的進步 (包括虛擬或擴增實境 (VR/AR)、雲端型平台和分析功能), 正協助在各種性能等級上提供即時資料,並勾勒出預測性或預定性維護的綱要,而且不喪失設備效率。
維護的類型
改正性維護: 改正性維護的目的是辨識、隔離與矯正錯誤,使故障的設備、機器或資產能在正常操作的容忍範圍或限制下恢復成正常操作狀態。
瞭解更多資訊隨時掌握新資訊
隨時取得當時的最新資訊和專屬優惠!
立即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做得好!您現在已是精英團體的一份子,產品、技術和應用的最新資訊將直接送進您的收件匣。
熱成像
熱成像技術在這幾年來變化劇烈。現在熱像儀的價格比以前親民、可隨身攜帶,而且容易取得。熱像儀能偵測電磁頻譜紅外線範圍內的輻射強度, 並將它轉換為可見的影像。在溫差的非接觸式偵測領域,熱成像技術絕對不可或缺。
一般數位攝影機是擷取物體所反射可見光的影像;熱像儀不同,它是量測紅外線能量或熱量以創造影像。接著熱像儀會依據量測到的溫差而分配顏色。 在「放射測量」成像器中,螢幕上每一個色彩像素就代表特定的溫度。熱像儀能讀取物體表面的溫度,也能偵測放射熱能不均的表面。放射率是一種材料性質, 說明物體輻射、放射或熱量的效率。
在電氣與機械設備、工業製程、建築物診斷和研發領域中,熱成像技術的角色重要性與日俱增。隨著熱像儀演進,自動與手動對焦、智慧型與充電式電池, 以及更高的解析度已成為標配功能。無線測試、軟體、資料記錄,以及與智慧型手機應用程式的連線,使得熱成像技術成為維護應用領域當中的絕佳選項。
如果在任何故障發生之前能辨識元件狀態,就能事先採取改正措施,這將有助於改善生產力。熱像儀是用於預測故障的絕佳工具,因為它們能讓我們看見原先看不到的問題。
熱像儀有許多衍生機型可供選用。考慮最適合您業務模式的熱像儀種類時,必須考慮的一些因素是放射測量、熱 (溫度) 靈敏度和像素解析度。紅外線 (IR) 溫度計很可靠, 在獲得單點溫度讀數時非常好用,但是如果要掃描大面積或元件,熱像儀就是最佳選擇。我們容易遺漏可能即將故障並需要修理的關鍵元件,而熱像儀能防範這種問題。
熱成像技術不僅會改變我們的生活,也能拯救寶貴的生命。
電氣測試
電氣測試是使用各種測試設備,例如數位萬用表、CRO、鉗形電流表、絕緣試驗儀等的一套檢查程序,涵蓋電氣系統的許多不同領域,像是醫療、工業與汽車產業。 這些測試工具用於量測不同的電氣參數,例如交流/直流電壓、電流、電阻、電容、頻率、導通性、絕緣等。對於電氣系統,我們極力建議定期進行絕緣電阻測試, 以避免電擊並確保安全,如此能縮短停機時間。它能有助於檢查絕緣裝置的腐蝕狀況,並能排定修理 工作、S 形真空清潔、蒸氣清潔和線路重繞。過熱與過冷、 濕氣、腐蝕性蒸氣、油脂、振動、老化與裸線,是絕緣失敗的主要原因。絕緣電阻測試所需的設備有高阻計、溫度指示器和濕度儀。絕緣體內的總電流是電容充電電流、 吸收電流和漏電或傳導電流的總和。
電氣測試用於確認系統的不同零件與其功能均正常運作。它能確保環境安全,沒有不必要的風險。規劃良好的電氣預防性維護排程能減少意外事故、拯救生命, 並將成本昂貴的故障狀況減至最少。在即將發生的問題演變為重大問題,進而需要動用更昂貴、更耗時的解決方案之前,就能予以辨識並解決。
不同測試設備的電氣安全測試對於使用電力的安全操作標準而言非常重要。有許多機構已經針對電氣產品訂立嚴格要求。電氣產品必須符合安全與官方機構制訂的某些安全標準, 比如說 UL、CE、VDE、CSA、BSI、CCC 等。產品必須通過安全測試,例如高電壓測試、絕緣電阻測試、接地導通測試和洩漏電流測試。接下來我們討論以萬用表進行電氣測試時常見的錯誤。 我們不應用當地製造或較便宜的保險絲來取代原來的保險絲,因為它會改變萬用表的安全標準。應該更換成獲得授權的保險絲。我們不應使用一小段電線或金屬來代替保險絲。 我們應依據量測工作來選用適合的萬用表。
手工具與電動工具
手持電動工具或手動工具,包括從鉗子、螺絲起子、剝線鉗、六角扳手套組到扳手等一切工具。維護和修理工作可能需要手工具與電動工具。 手工具的誤用和不當維護可能造成危險。例如,如果把鑿子當作螺絲起子使用,鑿子尖端可能斷裂、飛出並擊中使用者。如果鎯頭等工具上的木製握把鬆脫, 頭部可能飛出而打中使用者。因此,使用手工具時必須穿戴合適的保護設備,例如手套和護目鏡,以防護危險。手持式電動工具也能產生大量噪音與震動, 如果長時間沒有聽力保護裝置,就會讓使用者蒙受風險。所以強烈建議,使用噪音超過 85dB 的這類電動工具時,應配戴聽力保護裝置。
大部分的電動工具都使用電動馬達。它們也可能使用內燃機與壓縮空氣。電動工具上裸露的移動零件,像是軸、滑輪、鏈輪、齒輪等,必須要有防護裝置。 手工具與電動工具用於工業、營造、園藝,以及如烹飪、清潔等家事工作,目的是要驅動 (緊固件)、鑽孔、切削、塑型、磨光、研磨、配線、拋光、上漆、加熱等更多用途。
電動工具可分類為固定式或便攜式,而便攜式就是手持式。便攜式電動工具擁有機動性這個優點。然而固定式電動工具有速度和精確度的優勢。 用於金屬類工作的固定式電動工具通常稱為機械工具。
ESD 保護
電子元件容易由於發生低電壓 ESD 事件而受損。許多電子元件可能只需受到低至 10 伏特的 ESD 就會受損。無論您是要為對靜電敏感的元件進行處理、儲存、 運輸或是安裝,一律務必制訂有措施,以防止 ESD 事件損傷對靜電敏感的元件。ESD 對元件造成的損傷是肉眼所不可見,因此要是 ESD 事件損傷您的裝置, 可導致所安裝的整個系統故障時,卻不得而知。應做好預防措施,以確保您、您的設備和工作區全部接地,以防止 ESD 損傷敏感的元件和裝置。
ESD 風險有兩種形式
潛在缺陷: 元件部分受損,但通過檢驗。元件會繼續如常運作,但最終可能故障。這可導致更多退貨、保固成本更高,招致更多客戶不滿
災難性故障: 能透過檢驗發覺,可制訂措施以確保裝置尚未安裝或售出之前先行銷毀
ESD 標準
EN 61340 Part 5-1:防護電子元件,避免靜電現象,是大多數公司擬定 ESD 控制計畫時最常採用的標準。制訂 ESD 控制計畫時,務必執行下列行動:
- 識別 ESD 區域
- 識別 ESD 敏感物品
- 提供 ESD 控制訓練
預防行動
- 將所有導體(包括您)接地。每日測試腕帶和腳接地系統以確保有效
- 將電線接地至共同接地點往設備接地裝置
- 經由接地線將 ESD 地墊接地至設備接地裝置
- 用電離器將絕緣體中性化,因為絕緣體無法接地
- ESD 敏感元件留在 ESD 防護區域 (EPA) 外時加以屏蔽。可使用靜電屏蔽袋或有蓋導電手提箱達成
- 將一般設備換成 ESD 設備,包括 ESD 罩衫和手套、防靜電膠帶、具有靜電消散作用的地板表面處理和工作區內使用的其他 ESD 設備
安全
安全是受到保護的狀態,能避免有害或不希望發生的事件。也可定義為能控制已知或未知的危險。工作場所的安全應該是我們的優先事項,部分原因是提供保護, 以避免受傷、死亡、公司財務損失、財產損壞,確保服務和產品品質、員工生產力與公司信譽。我們採用各種安全標準,例如安全與合規標準 (Safety and Compliance Standards)、安全標語和標籤 (Safety Signs and Labels)、機器風險評估標準 (Machine Risk Assessment Standards)、 噪音安全標準 (Noise Safety Standards)、防護衣物標準 (Protective Clothing Standards) 等,以確認安全產品、程序與活動。 某些機械裝置具備與安全相關的控制系統。歐盟具有安全指令與立法規定,可做為與機器安全相關人員的指南。
動態安全電路與廣泛的安全 PLC 已開發出來,能在安全領域中防護設備的控制與監督方面提供創新構想。它們使用具有一個導體而非兩個導體的雙重安全電路, 藉此節省輸入。還有許多其他防護裝置能連接到相同輸入,以維持最高等級的安全程度。以電子式感測器來取代機械式開關,使得使用壽命更長,可靠度也因此提高。 動態安全感測器比較安全,因為每秒能檢查 200 次。就安全的觀點而言,透過安全 PLC 能輕易連接和中斷連接機械裝置。
整合式智慧安全與現代整合式自動化藉由採用整合式安全功能,能使工廠更為安全無虞;這些安全功能可偵測危險狀況,並啟動機制以防範危險事件造成的影響。 這些系統能在獨立網路上傳輸與安全相關的資料,降低配線複雜度、成本與訓練需求。它們還具備深入探查問題和遠端診斷的能力。
精選內容
how-to

Condition Monitoring (CM) with Infrared Cameras
Learn how to use Infrared Cameras (IR) for Condition Monitoring (CM)
Article

Industrial Smart Facility management
Smart Facilities Management (FM) is the integration of systems, processes, technology, and personnel to improve building facility management. It is about doing better with new techvnologies such as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big data analytics, cloud-based systems, and advanced computerised maintenance management systems; it is about bringing multiple disciplines together to ensure the functionality, comfort, safety, and efficiency of the built environment system.
Article

Leak detection using industrial sensors for sustainable manufacturing
Read about computer-based leak detection systems that utilize different types of sensors to detect and prevent leaks.
Article

The role of Industrial Wearables in ensuring occupational safety
Highlights the significance of industrial wearables for enhancing safety & efficiency via IIoT & wireless technology.